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应尽快创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!

2016-10-05 李奉先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


作者微信号:nrawbz1215

请加楚国农夫微信公众号,

文品即人品,腹有诗书气自华!

请多支持,谢谢^^


大陆若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具五优势

李奉先 原创

本来,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,是“中华民国”一个特殊政府机构,简称国统会。中国大陆应使此一搁置或废弃的机构,在大陆续建。

众周知,该机构于1990年10月由时任“总统”李登辉宣布成立.其法源依据是《国家统一委员会设置要点》,隶属中华民国总统府的任务编组单位,设置的目的在主导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,依据“民主、自由、均富”,力促中国统一,并于1991年2月23日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。”

“国家统一纲领,简称国统纲领,曾是“中华民国”内政有关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。

民进党和李登辉亦参加了决议过程。

事实上,该机构及其纲领,当时还蛮振奋两岸人民心声的。

至少,如今大大陆人还是认可其合理性。

纲领明文规定:

“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领土,促成国家统一,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。”“中国的统一,应以全民的福祉为依归,而不是党派之争。中国的统一,其时机与方式,首应尊重台湾地区人民的权益并维护其安全与福祉,在理性、和平、对等、互惠的原则下,分阶段逐步达成。总之,在国家统一的目标下,为增进两岸人民福祉;共商统一大业,研订宪政体制,以建立民主、自由、均富的大中国”!

此曾为台湾版“国统会”的最终宗旨!

如今,十八大后国务院大部制改革业已结束,原国务院部委机构有了重大调整。美足不足之处则是,国统会尚未提及日程。我个人期待下一次“两会”会在方面有所突破!

结合国内外形势,对中央新领导班子而言,治国任务有四:内政、外交、军事和两岸关系。

政府在民生和反腐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,而在外交、军事上,党中央则应有长远、通盘而稳健的战略思考。

尽管习李新政在两岸、民族、宗教政策上的新战略、新突破,而仍需提及此战略大布局!

本人认为成立此机构,基于《反分裂国家法》,远比其他机构更具有前瞻性。优势有五:

优势一,两岸政策将更趋成熟自信,也震慑了“台独”势力。

从剑拔弩张的台海导弹危机,到国共握手言欢,实现两岸和平共赢的良性互动,从“一国两制”、把台湾当做一个省,到“除了台独什么都好谈”的大气从容,默认吴伯雄“一国两区”提法。大陆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,过去60多年来“三不变”:和平统一的主调不变;反对“台独”的主张不变;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变。

相信习李新政会秉持这些原则,并有所突破。组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,就是两岸新形势、新思维、新战略的体现。

“国统会”的成立,将更能旗帜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,更加明确中国大陆的两岸政策,凸显平等、尊重、善意的民主理念,释放更充分真切的协商善意,更尊重台湾同胞,有力封堵台独势力宣传“台湾被矮化”、“被统战”之口实,孤立和窒息台独势力煽动民粹的法理空间,赋予更丰富的和平内涵,有利于打破台湾当局“不统、不独、不武”僵化政策!

如此善举,必将更能赢得世界各国的理解、赞赏和支持,加快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步伐!

优势二,两岸融合,是一场“统一和平”的恋爱,而不是一场“统一战线”的征服。

在组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的同时,建议中央机构同步改革,使党内“统战部”,服务于“国统会”。“统战”是国共内战时期的政治斗争策略机构,“统一”是手段,“战”是目标。

优势三,对维族、藏族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将更趋民主法治。 

中国民族分离势力,长期以来是中国内政的一大忧患。近年民族分离势力暗潮汹涌,中央必须更有力有效打击民族分离势力。

对待民族融合,应从统战思维转化为宪政思维。

优势四,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,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。

西方国家一般采取民族融合的政策,法律上不区分民族,不设民族自治区,不鼓励放大民族差异性,实行民族同化和国家认同,强化爱国教育,所以欧美民族关系融洽,鲜见西方有哪个少数民族要搞民族独立。

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的成立,标志着中国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。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一种进步现象。民族大融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。

优势五,宗教政策将更趋包容有序。

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,互为里表、两面一体。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,必须在现代文明视野下,妥善解决宗教问题。

成立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,标志着中国宗教管理向现代法治化管理模式转变。只有依靠法治,用法律来打击极端宗教势力,让宗教信众明白,宗教归宗教,政府归政府。

中国组建“国家统一委员会”,意义重大,影响深远,必将为习李新政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毕竟,两岸统一问题,不能继续推给下一代人来解决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    楚国农夫


网络时评人,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,文史学者。原名李德军。知名历史博主。代表作《大唐高祖》《爱的祭奠》《正评毛泽东》《亚洲风云》《秦汉简史》等,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.本文凤凰首发,版权所有。

凤凰网文章(至今)总浏览量3亿5千余万,位列全国(两岸四地)第七名。

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,各大编辑约稿,图书出版,请联系Email:lifengxian009@163.com,QQ:513563052;微信公众号:lfx1215ifeng

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!



让快乐与你相伴!长按二维码关注哟!


用户打赏金额反馈公示(30天):

第一名: 宁静致远    87次   金额651元   奖励红包800元;

第二名:一帘幽梦    30次   金额318元  奖励红包500元;

第三名: copy         63次   金额156元  奖励红包200元;

鼓励奖1名: Smille at life   85次 金额108元  红包200元;

毅力奖1名:晨 旭     39次   金额39元    奖励红包  60元.

特此公示.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6年10月5日

世界十大帝王,中国谁入了围?

新中国最神秘低调的第一夫人(图)

中日战争为何“不宣而战”?

解放战争中十大风云将帅(图)

我可怜的二表哥

在朝鲜唯一中国领导人的雕像

王岐山反腐的杀手锏!(图)

揭秘佛教胜地之惊天秘事!(图)

她与张学良之间难以启齿的心酸往事

催人泪下的田横岛!(图)

武则天的色与戒(图)

万历帝对张居正死后下毒手真正玄机

邓小平罕为人知的生母

中国因何出现两所清华大学?(图)

揭秘林彪缺席开国大典真实内幕

大陆人最难忘的十部催泪影片(图)

(珍藏版)毛泽东亲属图片大全

一定要闪电式解放台湾!!

推荐一首金曲,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: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